滾蛋吧,噪點君!
數(shù)碼相機拍出的照片,難免有時候會產(chǎn)生許多噪點,這些噪點大多是在曝光不足的環(huán)境下造成的。當我們處理照片時,應(yīng)該怎樣消除噪點就成了一個難題。
來來來,老司機噪點完全解析。
那么什么是噪點,怎么來的?
通俗的說,噪點就是拍照過程中產(chǎn)生的雜色。
現(xiàn)代數(shù)碼相機中噪點分2種:白噪和彩噪
彩噪:是在長時間曝光下產(chǎn)生的一種顏色噪點。不同于白噪,放大了看不止有白色還有粉綠相間的彩色噪點。一般是夜景長曝,拍星空銀河出現(xiàn)。
白噪。就是高ISO下面產(chǎn)生的亮度噪點,放大了看就是很多密密麻麻的白色顆粒。多多少少都會有,就算ISO100也會有,很少,當然,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那種。我們環(huán)境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光圈開到最大,為了保證快門速度不得不提高ISO使得拍攝的照片曝光準確,但同時也無可避免的增加了很多白色噪點。
我們經(jīng)常在拍一些弱光下的照片,比如夜景,和一些曝光不足的時候,會產(chǎn)生噪點。還有是在后期軟件中提亮暗部時,雖然你提取出暗部的細節(jié),但是噪點也會成倍增加。
明度噪點相比彩色噪點要溫和,不顯眼,紋理上比較接近膠片顆粒。噪點的多少和感光元件大小也有關(guān)系。同樣2000W像素,同樣拍攝數(shù)據(jù),手機拍出來的噪點要比相機多很多。所以別被相機忽悠什么高像素,拍弱光下就現(xiàn)行了,畫質(zhì)差,噪點多。
那么噪點是不是只存在于暗部?錯,是存在于整個畫面。
那為啥暗部特別明顯?那是因為噪點除了顏色還有亮度,在黑的地方會反差更大,而在亮的地方呢,因為被更亮的主體包圍自然淹沒在亮部里。所以老司機說的向右曝光,現(xiàn)在懂了沒?因為過曝一些是看不到多少噪點,欠曝后你會看到許多噪點。
當然,向右曝光時只在拍攝時準確曝光下盡量偏亮一些,而不是讓你去拍過曝掉。
那么我們怎么避免噪點,或者說怎么盡量減少噪點。
比如說手持下同等光圈下ISO400下快門1/50秒準確曝光可能略微欠一點點。那你可以ISO800,快門1/80秒,雖然拍出來要亮一些,但并不會過曝,后期處理壓暗一些的時候中噪點反而會更少一些。
為了避免這樣的噪點出現(xiàn),應(yīng)該盡量避免在光線較暗或者有陰影的地方拍攝照片。如果拍攝時感覺光線較暗的話,那就開閃光燈補光。
如果你有三腳架,在光線不好的時候適當把ISO數(shù)值調(diào)小,再用三腳架拍攝,是個減少噪點的好辦法。
這是前期的方法,那么后期中我們怎么去除這些討厭的噪點呢?
個人感覺很白噪點更容易移除,而彩色噪點,可能由于軟件不能很好地區(qū)分照片的真實色彩和噪點色彩,降噪的結(jié)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很容易留下一塊一塊的色斑.所以長曝的照片提亮后彩噪不容易去干凈,放大會很明顯,縮小看還是可以接受。
那么現(xiàn)在后期中怎么給照片降噪,我們只說幾個主流常用的后期軟件。最常用的就是Photoshop、Camera Raw(Photoshop的濾鏡)、Lightroom。
我的習慣是先在Camera Raw或者Lightroom中降噪一大部分,PS中最后再完成降噪。
在進行降噪之前,我們先了解什么是降噪。降噪就是通過軟件后期,減少照片高ISO帶來的噪點。高的降噪技術(shù)的關(guān)鍵是盡量減少對照片細節(jié)、畫質(zhì)的損傷。很多免費降噪軟件往往以犧牲細節(jié)和畫面銳度為代價,使畫面變得平滑減少噪點,但這個方法讓照片看起來像水彩畫一樣,缺乏細節(jié)。比如毀圖啥啥軟件。。。
降噪,就是對像素的涂抹。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放大到最大用畫筆一個一個的涂抹掉。那估計一張圖怎么也得涂個幾個月。還好萬能的計算機可以瞬間完成對整個圖片的涂抹,只是不能很好的區(qū)分哪里要涂,哪里不涂。沒有什么軟件可以無損降噪,如果有,那就是吹給不懂得人聽。但是可以盡量減少損失。
Camera Raw和Lightroom基本差不多,我只講一個好了,就說Camera Raw好了。
我們在PS里打開一張圖片如果是RAW格式會自動進入Camera Raw界面,JPG格式的話按住ctrl+shift+a進入界面。
這張是ISO640拍的高ISO下噪點還是比較明顯,我們放大看一下左下角。
其實都有噪點,只不過暗部特別明顯,而燈籠亮部幾乎看不出來。
我們在細節(jié)一欄里找到減少雜色一欄,把明亮度往右拉,直到噪點大部分消失(這里沒有一個固定值,根據(jù)每張照片的噪點程度拉)
半徑和細節(jié)我推薦默認就好,是PS計算的一個比較合適的數(shù)值。
下面顏色不需要動,那是去除長時間曝光帶來的顏色噪點,一般在高ISO下不長時間曝光很少出現(xiàn)顏色噪點的。對比下之前和之后的
我們發(fā)現(xiàn)噪點去掉了很多,把噪點全去掉的同時,細節(jié)也會丟失嚴重。那我們就要找回一些細節(jié)。注意看墻壁,左邊的墻壁紋理明顯要好于去噪后的。
我們在銳化一欄中可以找回一些。但是只拉數(shù)量的話是對全圖銳化,那我們可以按住ALT鍵拖動蒙版往右拉成黑白狀態(tài),拉到我只要白色部分也就是墻壁線條銳化,黑色部分是不銳化部分。
拉到你需要的程度然后去拉數(shù)量,同理,按住ALT鍵往右拉,差不多就可以了。
這個我們在ACR里的去噪調(diào)整就完成了,畫面噪點基本已經(jīng)去的很多了。簡單調(diào)整白平衡曝光后點確定我們就可以進入PS里進行精修了。
在PS里面銳化最好是放在最后一步。
精修好照片后還會出現(xiàn)新的噪點,我們選擇濾鏡-智能銳化
在我這張圖片中我覺得只需要去掉很少的噪點就可以了,畫面已經(jīng)干凈了。
銳化這玩意千萬不能過,過了畫面看起來就很刺眼,很尖銳,好的銳化是銳而不僵,在保證清晰度的時候畫面有應(yīng)有的柔和。
確定后我們開始最后一步銳化
先復制一層
再按住ctrl+shift+alt+b轉(zhuǎn)換成黑白,點確定
你也可以在圖像-調(diào)整-黑白中找出
為啥要變黑白?因為我們銳化的時候彩色照片會對全部顏色進行銳化,而用黑白是對明度進行銳化不會破壞銳化對原有顏色的改變。
點確定后是這樣的
灰色部分是不銳化,白色是已選擇銳化的部分。這里的半徑我一般不會超過3,還是要根據(jù)圖片來,你看到小圖中需要銳化的地方已經(jīng)有清晰的白線的時候就可以了,千萬別拉太大銳化過度,畫面僵硬。
確定后是這樣的
這是什么鬼,別急,還沒做完
我們把混合模式改成疊加或者柔光就可以了
這里就算銳化完成了,你可以對比一下銳化前和后的比較,只有那么一丟丟的區(qū)別,別小看這一丟丟,足夠讓你得畫面清晰度上升一個檔次又不至于太僵硬。
好了,去噪和銳化的那點事兒都在這了,拿去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