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公元263年,魏國出動15萬大軍全面進攻蜀國,試圖一舉消滅蜀國。蜀魏大軍相持于劍閣。為破解僵局,魏國大將鄧艾率領(lǐng)3萬精兵偷渡陰平,奇襲成都,蜀國危在旦夕。危急時刻,東吳緊急發(fā)兵救援,但實力強大的南蠻卻按兵不動,直到蜀國滅亡也沒什么動靜。南蠻早已臣服蜀國,為何沒有發(fā)兵勤王?
第一,南蠻雖然臣服于蜀國,但時叛時服,蜀國根本就沒有真正降服過南蠻。雖然諸葛亮和南蠻達成停戰(zhàn)協(xié)定,但南蠻仍然不斷滋事。蜀國多次舉兵平叛,連向?qū)櫠紤?zhàn)死了,張嶺才勉強平定南中,而張嶺一死南中又反了。所以魏國滅蜀,南蠻不但不會為蜀國解圍,反而可能趁火打劫。想要指望他們勤王,除非蜀國出的起大價錢。
第二,南蠻諸部一盤散沙,實力本來就一般,又在和蜀國的作戰(zhàn)中損耗巨大,尤其是和諸葛亮的持續(xù)作戰(zhàn)徹底傷了元氣,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勤王。同時,南蠻以步兵為主,適合山地和叢林作戰(zhàn),一般都是就近活動,南中和成都路途遙遠,即使南蠻部隊長途跋涉去了,等到了成都蜀國也早就滅了。
第三,由于蜀國對南蠻沒有好好經(jīng)營,南蠻對蜀國認同感不強。南蠻部落眾多,孟獲也只是名義上的老大,對他們而言家族利益高于國家,他們根本就沒勤王的打算。其實成都被包圍時,孟家已經(jīng)自身難保了,哪還有力量北上勤王,就是他同意別的部落也不一定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