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秦沛、張柏芝和鄧萃雯三人在《讓生活更好》節(jié)目中談起了明星和演員的差異,并達成共識:明星不等于好的演員,并表示演技需要沉淀,當明星掙錢更快一點。老戲骨秦沛的一番話,不知打了多少小鮮肉的臉。沒想到這個話題很快引起爭議,但更多人傾向于以上的觀點,很明顯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其實他們在節(jié)目中談論到的,無非是針對娛樂圈的現狀,畢竟現在各種類型的明星層出不窮,但能真正稱為演員的卻很少。我們看的電影電視劇,面癱的演員,油膩的演技,但凡有個演技好點的,會在一群人里十分突出。而這樣的明星一部劇的片酬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明星的意思則是指著名演員或著名人物,演員不沾邊,那其他業(yè)務能力可以也不是不行,但是都需要能力拔尖,如果什么都不會還能被指為明星真是貽笑大方。
而演員則是指演技非常好的人,他們可能并非科班出身,但是自己會推敲劇情,并從前輩們身上學習,這個角色或大或小,但他們都能將其演活了,給觀眾很好的體驗感。
有不少明星是從愛豆轉型的;還有些就是一開始就踏入演藝圈的,只是演技并不是太好;或者是在某個行業(yè)有點名氣,紅到出圈了,后面想演戲,結果也不是很理想。但如果你想轉型成演員,請真正干起一個演員該干的事。
如今愛豆轉型的是大多數,但許多愛豆一離開百萬調音師和濾鏡,行為表現也讓人尷尬到能在地上摳出三室一廳,上節(jié)目后連評委們的臉上也掛著蜜汁微笑。也許從他們上節(jié)目那刻起,可能就不是為了獲得業(yè)界大佬的認可,而是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管是通過哪種方式。
只有提高了知名度,再加上公司營銷,讓熱度逐漸上來,后再次包裝,并經過短期培訓,等代言找上門,伴隨著名氣的上升,可以再接點流量電影電視劇,久而久之就成了我們口中的明星,遍地撈金,能不能成為演員就難說了。
有不好的肯定也有好的,比如說易烊千璽,他出道是作為TFBOYS中的一員,而且在三人團隊,剛開始他是不被看好的,多多少少被冷落過。結果人家19歲就當上影帝了,不僅獲得業(yè)界認可,還收獲了很多忠實觀眾。
能做到像他這樣的太少太少了,更多走紅的愛豆是作為明星,而并非演員?,F在的市場,可能很多導演也不是需要一個真正的演員,他們需要的是流量,是帥哥美女,比如鼎鼎大名的郭敬明老師。
看過郭導參加的綜藝你就能發(fā)現,作為作者兼導演的他十分熱愛年輕帥哥,只要你長得帥且能讓他覺得你順眼就可以了,而且如果一旦有人指出來他選的人演技不行,那很可能會大吵一架。
寧愿敗壞自己的口碑,也要堅持給演技最差的帥哥發(fā)S卡,他參加的綜藝甚至被人笑稱為郭導的“選妃”之旅。
還記得前陣子《1921》的選角嗎,放著那么多形象好的演員不選,居然選了一名塌房愛豆來演青年時期的,那可是,如果只是一些架空劇本里的角色就算了,只能說還是資本所致。
明星真的等于演員嗎,很明顯就是不等于,整天打著他有多努力你們知道嗎的旗幟一再辯護,稍微干點事就稱為敬業(yè),把他們捧到膨脹,忘記自己站在哪里,如果真的不喜歡演戲或者不愿意學習,另尋他路干點別的也不是不行,但請不要再把演過戲的人都稱作演員了,跟真正的演員擺在一起,真的不會尷尬嗎?真正的演員是經過沉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