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了特別多關于養(yǎng)護方面的圖片和常見的一些疑問,又來給大家福利了
發(fā)現(xiàn)大家不停的重復問著許多同樣的問題,特別是在微博上,其實有很多知識可以在我博客里找到里
之前看一位園藝前輩舉例說:生化危機里一開始主人公遇到喪尸還上去關心一下,問問神馬情況
拍到第五部后,主人公見人就爆頭。。。園藝的知識普及也是如此
所以我覺得如果每天我都在微博不停的回答同樣的問題,要不了多久人,我就會變成變態(tài)狂人了
因此決定將這些常見疑問整理一下,配上圖片一次性給大家解答了
也希望大家都能認真的看一下文字內容,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也能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同樣也歡迎大家轉載此文,讓更多剛入門的愛好者少走一些彎路,少一些疑惑
這些內容都是二木童鞋平時養(yǎng)護中得來的寶貴經(jīng)驗,也希望轉載的朋友注明一下出處
(明天就要出差啦~ 這次出趟遠門兒,一周至10天內博客都不會更新了,大家在微博互動吧~)
===========================================================================
開始圖解前,先科普一下多肉植物的品種與命名知識
多肉植物其實是不“分普貨”、“高級貨”的,一些新引進的品種或者雜交出來的新品種
因為初期投入市場,比較少見,被標上較高的價格,這只是一種商業(yè)行為
與多肉植物的習性與繁殖速度幾乎沒有太大關系,當然也不能否認的確有部分肉肉繁殖較困難
出現(xiàn)這些品種后大家就會走入誤區(qū),以為進口的就是好品種,或者將一些雜交而來的肉肉當做進口品種
比如將“白牡丹”與“黑王子”雜交,成功后出來一個新品種,擁有父母的優(yōu)點,看起來會更美一些
再被商家們隨意標注一個拉丁文,配上華麗的中文名稱“牡丹王子”,標價幾百元/棵
所謂的“高級貨”就出現(xiàn)了。以上只是舉例,目前全球都是以拉丁文來對新物種命名的
雜交品種的名字后面會緊接著寫上親本(父母)的名字,以此來確定此品種是由什么雜交而來的
其實中文命名很多都是商家或者愛好者自己慢慢叫出來的,都不太準確
不過我認為只要能夠讓大家認識這種多肉植物就可以了,中文名稱上只要不是太夸張都能接受的
所以大家也不要糾結于一些多肉植物的名稱,先好好的養(yǎng)肥,在這個過程中去尋找它們的名字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是對一種新領域認知的過程,好比我家也有許多養(yǎng)了2年了都還不能確定名稱的肉肉
但是它們卻長得很肥,很漂亮~ 光看著就覺得滿足啦~ 當然,能夠找到她的名字,標注上會更完美一些
===============================================================================
回到養(yǎng)護內容上,那么在大家都不認識這種多肉植物時,怎么能夠知道它該如何養(yǎng)護呢?
我博客里目前制作的150種多肉植物圖鑒,里邊的養(yǎng)護方式都是按照我家(山東威海)的環(huán)境情況而編寫的
我們這里是溫帶沿海地區(qū),海洋性氣候,非常適合多肉植物生長
不同于國外,我們這里冬天太冷,大部分多肉植物在室外都不能夠過冬
中國南北跨度非常大,而且長江流域雨季較多,可以根據(jù)本地氣候,適當做一些調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圖鑒的真正用途:每種多肉植物都標注了科屬
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同科屬的多肉植物在養(yǎng)護上有很大差異
按照“屬”來分的話品種會太多,大家會頭暈
但完全可以根據(jù)多肉植物的“科”來對植物們進行分類養(yǎng)護
例如:
景天科:這個科的多肉植物們都是非常喜歡日照的,大部分都喜歡干燥,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所以澆水量相對就要少一些。
百合科:這個科的多肉植物們根系都非常發(fā)達,吸收水分也比較多,所以可以配上一些較深的花器,澆水時一次盡量全部澆透。而且部分對日照需求不是太大,特別是玉露系列,可以放在散光環(huán)境下栽培。
番杏科:也是一種非常喜歡日照的多肉植物,但同時對水分的需求也比較多,也非常容易群生。但是夏季對高溫特別敏感,要特別注意澆水時機及澆水量,稍不注意就會腐爛。
菊科:這個科的多肉植物不耐寒,不能太冷,而且大部分都很能群生,可以當做吊蘭來栽培,對日照需求也不是很多,不過日照充足也會讓它們變得很漂亮。
這樣編寫出來就很清楚了,當然,每個“科”的多肉植物還可以細分“屬”,不同“屬”的多肉植物在養(yǎng)護和習性上也有所不同,不過大同小異,這個大家自己去慢慢了解就可以了。
===========================================================================================
除了按照多肉植物的品種來養(yǎng)護外,還要注意季節(jié)因素,這點以前介紹過很多次了
春秋季節(jié)是植物們的生長季,這個季節(jié)可以大量澆水,只要土干了立馬澆透
而夏季和冬季肉肉們會休眠,這時候就要根據(jù)情況澆水了
特別是夏季,斷水這個說法并不可靠,許多肉肉就是在夏季因為斷水而干死的。
============================================================================================
下面開始圖解了~
目前市面上價格比較貴的肉肉并不是因為這些肉肉很難繁殖,下圖中的春之奇跡與靜夜就是非常容易繁殖的品種
關于多肉植物商業(yè)上的問題就不討論了,以下全部以養(yǎng)護為出發(fā)點
春之奇跡大家可以根據(jù)圖鑒查一下:景天科景天屬
這個種類有個優(yōu)點:生長非常迅速,而且葉插扦插存活率也很高
拿到后首先需要讓肉肉們恢復生長狀態(tài),適應新環(huán)境,然后就可以各種葉插、扦插了
不出半年,就會變成一小片,養(yǎng)到一年的話基本就是滿滿一盆了
靜夜葉插是非常容易成功的,成功率不會比“白牡丹”低多少
只是大家要注意葉插要點①:溫度20-25度是最佳葉插溫度,如果實在著急也要15度以上
低于10度葉插,基本上兩個月別想見著苗和根,去年我就是在冬季11月葉插的白牡丹
一直到上個月才見到苗苗,這個月才開始長根,接近4個月??!我的親娘!
葉插要點②:土壤的濕度,這個一開始是不需要考慮的,直到長出根系后
就可以經(jīng)常澆水了,少量澆水即可,只要發(fā)現(xiàn)土面干了立馬就澆~
保證足夠的濕度才能讓葉插苗生長健康,澆水同時也可以稍微曬一下了
溫度達到后葉插成功率和白牡丹差不多的冬云
【葉插的雜交冬云】
【清理葉片】
大家應該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葉片底部長出許多小崽子,這樣的情況正常來說是不需要管的
但是因為我們的肉肉大部分種在花盆里,并不是野外生長的狀態(tài),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底部葉片擠壓小苗的情況
特別是在夏季,如果底部葉片太多,很容易就把小苗給悶死在底部了
這時,我們可以將小苗位置的葉片都掰掉,掰下來的葉片還可以葉插
而且空間變得更多能讓小苗生長得更好~ 多生長一陣就變成傳說中的群生啦~
關于扦插生根部分,剪下來的枝條最好還是晾干一下,甚至可以將砍下來的傷口正對著太陽曬
這種紫外線消毒的方式可以讓傷口愈合得更快,后期肉肉生長也會更健康一些
特別對于一些較難繁殖的品種,有較好的效果
如果不晾干直接種也是可以的,但是經(jīng)過對比發(fā)現(xiàn),這樣的肉肉后期生長經(jīng)常會患上病蟲害
健康程度遠不及傷口晾干后扦插的肉肉,所以晾干傷口這個工作一定要做的!
【扦插溫度】
扦插除了要晾干傷口外,溫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低于15度的情況下是非常難生根的
除了一些較強健的肉肉外,一個月甚至兩個月都生不出根系
同樣是去年冬季11月扦插的一些肉肉,因為家里溫度徘徊在10度左右
一直到第三個月將肉肉們換到溫度15-20度得地方后才生出根系
還好肉肉習性都比較強健,換了其他植物早死了
澆水方面可以根據(jù)肉肉情況和環(huán)境情況而定,因為剛生出根系不會太多,澆水時少量即可
發(fā)現(xiàn)土面干透后立馬補水,當肉肉葉片飽滿起來就可以接受日照了
【扦插的魯氏石蓮花錦】
【葉片褶皺】
觀察肉肉的葉片是非常重要的,有許多信息都可以從肉肉的葉片上觀察出來
下面這棵扦插的肉肉肯定是缺水了,不過澆水后2-3天狀態(tài)依舊沒有恢復
這樣就可以斷定根系還沒有長好,根系不多的情況下肉肉吸收會很差,即使土壤中有足夠水分也不能吸收
這時可以再進一步分析自己的配土,配土如果也沒問題的話就等吧!
一定不要有懷疑心態(tài)就將肉肉拔出查看,肉肉生長比較慢,所以恢復速度也會很慢
像這樣扦插狀態(tài)不好的肉肉,經(jīng)過3個月左右時間就會變樣了
當然,溫度一定要超過15度才行,不然恢復時間會更長一些
【缺水,根系不好的象牙蓮】
【顏色判斷狀態(tài)】
下面這種情況很詭異,同一盆中狀態(tài)不同的肉肉
去年秋天時左面的依舊是綠色,而右面的一直保持非常漂亮的紅色
紅色并不是健康的顏色,進入冬季后,綠色的肉肉依舊保持飽滿的狀態(tài)緩慢生長著
而紅色的則進入休眠恢復狀態(tài),顏色褪去后變得十分難看
不過仔細觀察(圖②)會發(fā)現(xiàn),葉片中心還是有綠色的,這樣就不需要緊張了
繼續(xù)等待吧!春天暖和后狀態(tài)都會變好的!
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雖然種在同一花盆中,日常養(yǎng)護都是相同
但植物自己的健康狀態(tài)不同造成了巨大差異,就好比一個健康的孩子和一個生病的孩子同住在一間房內一樣
【絨針】
【徒長-生長】
關于徒長也有許多不同的狀態(tài),不過總體來說徒長說明植物還在正常生長
比起那些不生長,葉片褶皺的肉肉來說要健康很多很多,徒長應該只能算是亞健康吧!
下圖中圖①、②是明顯的徒長現(xiàn)象,造成這情況的原因是水分過多
但這并不是壞現(xiàn)象,只要家里日照充足,后期養(yǎng)護中增加日照時間,持續(xù)澆水,肉肉們就會肥厚起來了
一定不要覺得這是徒長不好,而停止?jié)菜?,因為這個時候肉肉們正處于生長期
這時候斷水的話,就會減緩生長,想讓肉肉們變得肥厚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徒長-造型】
這種徒長就是最常見的了,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案:藍色X是掰掉葉片葉插,紅色O是剪掉扦插
選擇掰葉片葉插可以使肉肉保持這個狀態(tài)繼續(xù)生長,后期就會變成所謂的“老樁”了
而紅色扦插的方式則是大家常做的事--繁殖剪下來的部分晾干傷口后又可以重新扦插出一棵
同時剪掉位置會冒出多頭新枝,后期會越長越多
遇到這樣的徒長情況可以適當?shù)臏p少澆水量,延長澆水間隔時間
同時增加日照時間,有條件室外足夠溫暖的話,就搬到戶外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吧!
很快就能夠恢復過來的
【虹之玉】
【不屬于徒長】
下面這兩種情況不屬于徒長哦~ 大家一定不要誤解徒長就是越長越長
植物嘛~ 越長越長都是正常的,不生長的植物才會有問題!
基本上這樣子就算是變成老樁了,如果想單獨造型可以單顆挖出來,將底部葉片掰掉一些
再配上自己喜歡的花盆,這樣就能搭配出一盆很完美的多肉植物小型盆栽了
【生長信息】
下圖中黑王子中心葉片變綠是生長信息,說明肉肉開始生長了,水分比較充足
所以短時間內可以不用澆水,再繼續(xù)觀察,根據(jù)肉肉們最新狀況判斷該做什么
【凍害】
這種情況是由于長時間低溫,或者短時間強烈降溫造成的,肉肉在受到傷害后短時間內不會有任何情況
在后期生長中會慢慢將凍害表現(xiàn)出來,嚴重的甚至會讓新長出的葉片也帶有同樣的凍傷
這樣的肉肉免疫能力下降,非常容易染上霉菌病害,就需要同時增加日照時間,讓肉肉健康起來
同時還要慢慢緩和肉肉狀態(tài)了,15度左右的溫度是最合適的,讓肉肉對溫度有一個過渡期會比較好
【霉變現(xiàn)象】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有好幾個,其中,種好肉肉后沒有在表面鋪一層石子的特別容易發(fā)生霉變現(xiàn)象
澆水過多,溫度過低,通風不好,水分不能及時揮發(fā),肉肉因為溫度過低或者過高減少吸收水分量
也就是說這些情況特別容易發(fā)生在冬季與夏季,圖①基本上可以宣布死亡了
不過也可以立即將剩余葉片掰下嘗試葉插看看,土面以上黑掉的部分立即剪掉也還是有希望發(fā)出新芽的
及時將最底部進行重新修剪,然后晾曬再種到干燥的土壤上
【枯葉的處理】
肉肉們最底層的葉片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干枯掉落、透明化水的現(xiàn)象
前者屬于正常的肉肉代謝過程,并不需要擔心什么,待葉片完全干枯可以輕易拿掉后,取下來仍掉即可
長時間積累起來的枯葉很容易染上病蟲害,特別是夏季容易造成密閉悶熱的環(huán)境,所以一定要清理
那些不太容易拿掉的干葉片就不要動了,強行扯下會傷到肉肉本身
而透明化水大部分是因為肉肉剛買回家,種上不長時間,因生長環(huán)境突變而引起的不適
這個也不需要擔心太多,也不用管理,后期生長時透明的葉片也會慢慢干枯或者化水
直接清理掉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的要作為重點觀察對象,肉肉莖部有可能會因葉片化水而引起霉菌感染發(fā)黑
【葉片干裂現(xiàn)象】
有部分肉肉會出現(xiàn)葉片干裂的現(xiàn)象,我也說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
家里的肉肉也有那么幾棵的確有這情況,但是這對于肉肉的生長都是不影響的
生長季節(jié)來臨后,新的葉片長出來就沒事了~ 干裂的葉片最后還是會干枯掉落的
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該怎么養(yǎng)還怎么養(yǎng) 下圖中干裂葉片的上面已經(jīng)長出新的葉片了
【乙女心】
【白色霉斑現(xiàn)象】
這種情況目前發(fā)現(xiàn)只出現(xiàn)在“青鎖龍屬”的多肉植物上,特別是“火祭”、“赤鬼城”
目前還沒分析出到底是什么原因,但肯定與澆水有關,土壤中水分過多導致較濕潤的環(huán)境
青鎖龍本身需要的水分并不多,特別是夏季,不過這種白色霉斑似乎對肉肉的生長影響并不是太大
家里的這些長白色霉斑的肉肉們也都長出新的葉片,而且大部分枝干都很長開始木質化了
后期還需要繼續(xù)觀察!
【曬斑-病害】
相信這是大家最常見的現(xiàn)象了,特別是那些露養(yǎng)的肉肉,很容易出現(xiàn)這些斑痕
造成原因有許多,最常見的是水珠,澆水時殘留在葉片上的水滴或者清晨余留在葉片上的小水珠
在經(jīng)過晴天日照后,灼傷出疤痕,這個原理很簡單,放大鏡聚光點火的原理
特別是放在室外至于強烈的紫外線下,這是很常見的。相對而言,擺放在玻璃后的肉肉就很少出現(xiàn)這情況了
因為玻璃阻隔了大部分的紫外線,隔著玻璃的肉肉所接受的紫外線很溫和
不過也發(fā)現(xiàn)后期改善日照環(huán)境后,新長出來的葉片有時也會有這樣的疤痕
目前還不能確定是什么原因,和花友交流后感覺上是一種病害,類似人類的雀斑一樣~
這些都完全不影響肉肉生長,如下圖芙蓉雪蓮,新葉片生長出來后就會變得很漂亮了
最底層老化的葉片也會慢慢干枯掉落,所以不用太擔心
【獲得新生的芙蓉雪蓮】
長滿疤痕的老葉與新長出來的葉片形成強烈的對比,很震撼~ 有出水芙蓉的感覺~
【開花、花苞】
多肉植物有許多形態(tài)本身就形似花朵,所以一直有許多花友誤以為多肉植物是不會開花的
其實多肉植物屬于開花植物,基本上都會開花的,只是由于品種習性不同,開花時間上有一些差別
有的一年開好幾次花,有的只在每年春天開花,還有的十年才開花一次
經(jīng)常有花友把花苞誤認為是肉肉長出的新的枝條,下面圖①與圖②都是長出的花苞
這個花苞會慢慢長長,最后形成一個花箭竄出來,如圖③月光女神的花箭
多肉植物開花時間非常長,花苞形成花箭的過程也很長,平均需要2-3個月
這過程會消耗許多養(yǎng)分,有的肉肉甚至一生就為開花一次,然后就死去了
像石蓮花一類的花朵其實也很漂亮的,而且消耗養(yǎng)分的現(xiàn)象不是太明顯
不過如果不喜歡看花,直接剪掉就可以了~
花箭會在生長過程中碰掉一些葉片的蠟質和白色粉末,會使得肉肉很難看,如圖④
【花盆大小與肉肉的關系】
一直在觀察肉肉種在什么花盆里最合適,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喜歡什么大小的肉肉就配多大的盆紙
喜歡肥大的肉肉就把它們直接種到花壇里,或者給一個較深較大的盆紙,肉肉就會長得很肥很大
喜歡迷你可愛的,那就給它們安置在小巧可愛的迷你花盆里,這樣肉肉的株型就會適中保持迷你的狀態(tài)
這兩點都是與水分和土壤有關的,前者更為重要,花盆內部的濕氣充足可以保證肉肉持續(xù)生長
當水分消失后,肉肉會根據(jù)干旱情況,最后開始消耗自身水分(也就是常見的最底部葉片干枯掉落情況)
后者土壤來講,顆粒加多一點,透水性更強,水分揮發(fā)得更快,所以對于肉肉生長來說就不太合適
但對于一些老樁的肉肉來說,本身老樁的吸收功能就降低,采用混有顆粒的土壤反而效果會更好一些
迷你一點的花盆基本上是保不住水分的,天晴的時候當天澆水當天就干了
這樣肉肉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停止生長或者消耗自身葉片水分的狀態(tài),所以就長得很慢很小啦~
但是依舊不減可愛程度~ 缺水的情況+充足的日照會使肉肉們的顏色更艷麗一些
【多肉植物葉片變色】
這個之前就有寫過啦~ 就不多廢話了,博客首頁就有,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找來看看
多肉植物變色的主要2點:溫差、日照
下面這些是拿來做試驗的,剛搬到戶外2天,原本在玻璃房內就比較紅了
現(xiàn)在室外2-8度的樣子,不知道幾天能夠全紅起來,最近幾天又是霧霾現(xiàn)象,沒有陽光,感覺時間會更長一些了
變色并不一定是好現(xiàn)象,只是外界因素在刺激多肉植物,一定不要誤解了
所以在選擇搬到戶外嘗試低溫變色的多肉植物,最好是一些原本就抗寒,或者植株生長較健壯的
景天科的景天屬、長生草屬、石蓮花屬都是不錯的抗寒主力,大家可以試試看
【多肉植物組合】
關于組合拼盆,有許多花友認為擠在一起不利于生長,或者種好后要不了多久就變形了
的確是這樣,但是可以通過劃分品種來解決,將一些習性相近,品種不同,顏色不同的多肉植物混植在一起
不但可以彌補這些缺點,還會非常美觀,甚至擠一擠會長得更好呢~
不過在品種選擇上就需要大家對一切肉肉的習性有一定的了解了,這個需要長時間的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
【隔著玻璃曬也會變色】
有很多花友覺得玻璃阻隔的紫外線實在是太多了,加上室內大部分時間處于一個較為恒定的溫度
所以肉肉不但變不了漂亮的顏色,還經(jīng)常會徒長得很難看
其實這些理解是正確的,只是在室內養(yǎng)肉肉時,某些條件被弱化了才造成這樣的效果
如果每天日照達到4-5小時以上,或者經(jīng)常開窗通風保持一個溫差效果
肉肉還是會變色的,也不會徒長~ 下面是在室內處于較恒溫的狀態(tài)下養(yǎng)了半年的肉肉
室內情況:窗戶完全密封,無通風,每天4-5小時日照,冬季溫度22-26,晴天時窗臺甚至會達到30度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以上情況,對自家的肉肉做一些調整
【澆水與熊童子】
澆水還是那句話,一定不要定時澆水,根據(jù)天氣情況和土壤的干濕度來澆水最好
最后單獨說一下熊童子,這是我最愛的肉肉之一,養(yǎng)了3年了一直沒有剪過它
經(jīng)過這些年和小熊童鞋的溝通發(fā)現(xiàn),它是很喜歡日照的,非常喜歡干燥、日照充足的環(huán)境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要少澆水,我每次澆水都是待土壤干透后一次澆透
家里日照時間最長的地方都給它了,特別是在冬季,我會放到溫度較高一點的地方
而夏季,盡量不要放到室外,選擇一些日照時間較少的地方或者遮陰一下最好
夏季的小熊最害怕雨水了,一是因為雨水會帶入許多粉塵讓小熊的絨毛變得很臟,二是很容易因悶濕感染
基本上就這樣子啦!以后遇到新的問題,再好好整理,童童鞋們好好學習,天天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