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guān)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這對初唐CP為何費盡心思相愛相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11-01 22:40:07    瀏覽次數(shù):171
導讀

編后語魏征之所以為“大唐牛人”,主要有三點很牛:一、深厚的人脈資源。在隋末唐初的舞臺上,魏征以獨特的身份、靈活的手腕,周旋于各大利益集團之間,以達成其目的。雖有結(jié)黨營私之嫌,但卻是不可或缺的能臣干將。



編后語



魏征之所以為“大唐牛人”,主要有三點很牛:

一、深厚的人脈資源。在隋末唐初的舞臺上,魏征以獨特的身份、靈活的手腕,周旋于各大利益集團之間,以達成其目的。雖有結(jié)黨營私之嫌,但卻是不可或缺的能臣干將。

二、高超的說話水平。魏征生存在李世民這樣一位殘忍、猜忌的君主身邊,卻能把李世民難以接受的觀點,化為委婉含蓄的言辭,還能向外樹立敢于犯顏直諫的諍臣形象。

三、優(yōu)秀的文治能力。魏征向李世民進諫的內(nèi)容,雖然夾帶有私人目的,但確實有針對性地糾正帝王易犯的錯誤。他主持編修的《隋書》,較為客觀地總結(jié)了隋代的得失。

作為貞觀時期杰出的思想家。魏征能以史為鑒,總結(jié)前朝得失,并順應(yīng)歷史趨勢,及時提出種種諫言和治國方略。史書上稱他曾向李世民進諫“前后二百余事”。他的許多主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偃革興文、布德施惠”。貞觀初年,經(jīng)歷了隋末大亂,又遇上連年的天災(zāi),導致經(jīng)濟凋敝、人煙稀少,加上政局不穩(wěn)、社會動蕩,以及突厥外患,可謂是內(nèi)外交困。魏征提出的“偃革興文、布德施惠”,就是要減輕賦稅徭役,使百姓得到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從而恢復(fù)經(jīng)濟生產(chǎn)、緩和社會矛盾。

二、“慎終如始,居安思?!薄X懹^前期,李世民聽取了魏征等人的進諫,以較為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處理朝政,從而收獲了較好的效果。到貞觀中期,隨著國內(nèi)形勢的好轉(zhuǎn)和邊疆用兵的勝利,李世民逐漸滋長了驕傲自滿的思想,生活開銷日漸奢靡。于是魏征提醒李世民,要善始善終,居安思危。

三、“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魏征不僅主張知人善任,而且提出了亂世和治世的兩套用人標準:“亂世惟求其才,不顧其行。太平之時,必須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薄安拧笔侵覆拍埽弧靶小笔侵傅滦小y世時但凡有一技之長,都可任用,不必苛求其德行;而治世的官員必須德才兼?zhèn)洳趴梢匀斡谩S捎谪懹^年間朝廷注重吏治,選賢任能,建立了一支較為精干可靠的官僚隊伍,保證了各項政策的推行。

四、“兼聽則明, 偏信則暗”。魏征經(jīng)常提醒李世民,不要重蹈亡隋覆轍,而隋煬帝楊廣是一個剛愎自用、拒諫飾非的人。魏征曾多次提醒李世民,要傾聽各方面意見,不要偏聽偏信。并且列舉歷史事實來說明偏信的危害:“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用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br>
魏征的這些主張,對后世的帝王影響十分深遠。




參考資料


《舊唐書》、《新唐書》、《貞觀政要》、《唐六典》、《資治通鑒》、陳寅恪《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杰”》、王萬盈《李世民與魏征關(guān)系新論》等。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yīng)責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guān)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