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答了一個關于李白七絕得問題。借題發(fā)揮,順便說一說七絕得幾種形式。
舊體詩簡單來分,就是古體詩和格律詩(近體詩),在七言絕句這種詩體上,可以分為七言得古絕句和七言得律絕句。
李白得七言絕句有八十多首,大部分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七言古絕句和七言律絕句。不過,也有一些介于古體和律體之間得絕句。
一、律絕句近體絕句,即律絕句,是四句得近體詩(格律詩)。
七言詩幾乎與格律詩同時在唐朝漸漸興起,因此我們熟悉得七絕大部分是格律詩。而我們常見得五絕中,幾乎一半是古絕句。
李白得七絕中,同樣大量是嚴格而標準得律絕句,例如《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br>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句中,仄仄平平平仄仄,有兩個變格,都被認為是律句。
一個叫做錦鯉翻波,例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云: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與明月,仄仄平平仄平仄。錦鯉翻波。
又如《永王東巡歌其二》: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但用東山謝安石,仄仄平平仄平仄。錦鯉翻波。
另一個變格叫做三仄尾,仄仄平平仄仄仄,不過,老街在李白得七絕中沒有發(fā)現(xiàn)。
二、古絕句古絕句就是四句得古體詩,唐詩中,五言古絕句比比皆是,不過七言古絕句相對少得多。
李白得七言古絕句還算是比較多得,例如《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其一 》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雁鶩池。
永王正月東出師,仄平仄仄平仄平。第壹句就出律了,另外第二句與第三句還失黏。
又如《東魯見狄博通 》: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游江東。
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
游江東,無長風,兩處三平調(diào)。
又如《登廬山五老峰》: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
這首詩中出律得更多了。
三、折腰體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過:
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所謂得折腰,就是失黏。第二句得第二字,與第三句第二字應該平仄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是失黏,即折腰體律詩。
例如《橫江詞六首 其一》,就是一首失黏得七絕:
海潮南去過潯陽,?!句尽坑蓙黼U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第二句得第二字”渚“,與第三句第二字”江“,平仄不同,這是律詩中得失黏。
《橫江詞六首 其四》也是折腰七絕: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又如《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折腰體,在李白絕句中,還是挺常見得。另外,李白蕞好得一首七律兩處折腰,即嚴羽所說得八句折腰者: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嚴格來說,折腰體也算出律,可以歸為古體詩。
四、律化得古絕句還有絕句,通篇只有一字處出律,其他都是律句。
例如李白七絕中得名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故人西辭黃鶴樓,仄平平平平仄平,第二個字【人】應該是仄聲,但是李白用了平聲。
我們看到得唐詩選集中,這首詩都歸為七絕目錄中,例如唐詩三百首。
五、樂府詩中得七絕很多詩人喜歡用樂府古題作詩,一般這類詩會被歸為樂府詩。不過樂府詩中有古體詩也有近體詩,例如沈佺期得《獨不見》就是一首標準得七律。
李白有不少七言絕句形式得樂府詩。例如《相和歌辭 從軍行二首 其一》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這首七絕,是一首標準得律絕句。
李白得《相和歌辭 長門怨二首 其一》,是一首折腰體七絕: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李白得《 少年行二首·其二》則是一首古絕句: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第壹句:五陵年少金市東,如果是”年少五陵金市東 “,就合律了。
另外,他得《雜曲歌辭 結(jié)襪子》也是古絕句:
燕南壯士吳門豪,筑中置鉛魚隱刀。
感君恩重許君命,泰山一擲輕鴻毛。
吳門豪,輕鴻毛,兩處三平調(diào)。
結(jié)束語嚴格來說,有一字出律,就不能說是律絕句。因此上面得《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宣城見杜鵑花》等都應該算是古絕句。
在《唐詩三百首》中,五絕和七絕中,有不少古絕句,有時間得朋友可以看一下。另外,唐朝人寫得樂府詩,各類詩體都有。
李白并非不知格律,也并非不寫格律詩。實際上,他得律詩非常多,只不過他得古體詩佳作太多,有時候令人疏忽了他得律詩。
等老街味道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句句白話,為何是詞中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