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物候、二十四花信的故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5-24 13:04:58    作者:微世推-李紅華    瀏覽次數(shù):299
導讀

什么是物候?物候,是自然環(huán)境中動植物生命活動的季節(jié)性現(xiàn)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時間出現(xiàn)的某些氣象、水文現(xiàn)象的特征。包括三方面:(1)植物物候,又稱為作物物候,如各種植物發(fā)芽、展葉、開花、葉變色、落葉等現(xiàn)象,農(nóng)

 

 

什么是物候?

物候,是自然環(huán)境中動植物生命活動的季節(jié)性現(xiàn)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時間出現(xiàn)的某些氣象、水文現(xiàn)象的特征。包括三方面:

(1)植物物候,又稱為作物物候,如各種植物發(fā)芽、展葉、開花、葉變色、落葉等現(xiàn)象,農(nóng)作物生育期中的物候現(xiàn)象。

(2)動物物候,如候鳥、昆蟲及其他動物的遷徙、初鳴、終鳴、冬眠等現(xiàn)象。 

(3)各種水文、氣象現(xiàn)象,如初霜、終霜、結冰、消融、初雪、終雪等自然現(xiàn)象。

          二十四節(jié)氣與七十二候
中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nóng)事活動的歷法是源于黃河流域,完整記載見于公元前2 世紀的《逸周書·時訓解》。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xiàn)象相應,稱候應。其中植物候應有植物的幼芽萌動、開花、結實等;動物候應有動物的始振、始鳴、交配、遷徙等;非生物候應有始凍、解凍、雷始發(fā)聲等。七十二候候應的依次變化,反映了一年中氣候變化的一般情況。
五天一候,一年365天(平年)為73候,為與24節(jié)氣對應,規(guī)定三候為一節(jié)(氣)、一年為72候。
每一候均以一種物候現(xiàn)象作相應,叫“候應”。72候的“候”應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兩大類,前者如“水始涸”、“東風解凍”、“虹始見”、“地始凍”等;后者有動物和植物,如“鴻雁來”、“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華”等。
正月

立春:初候,東風解凍;陽和至而堅凝散也。 二候,蟄蟲始振;振,動也。三侯,魚陟負冰。 陟,言積,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獺祭魚。此時魚肥而出,故獺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動。是為可耕之候。

二月

驚蟄:初候,桃始華;陽和發(fā)生,自此漸盛。 二候,倉庚鳴;黃鸝也。 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

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 二候,雷乃發(fā)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nèi)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 三候,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于陰。其光乃發(fā),故云始電。

三月

清明:初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牡丹華;鴑音如,鵪鶉屬,鼠陰類。陽氣盛則鼠化為鴽,陰氣盛則鴽復化為鼠。 三候,虹始見。虹,音洪,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見。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飛而兩翼相排,農(nóng)急時也。 三候、戴勝降于桑,織網(wǎng)之鳥,一名戴鵀,陣于桑以示蠶婦也,故曰女功興而戴鵀鳴。

四月

立夏:初候,螻蟈鳴;螻蛄也,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陰物,感陽氣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陽之盛也。

小滿: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藶之屬。 三候,麥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時麥熟,故曰麥秋。

五月

芒種: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說文名拒斧。 二候,鵑始鳴;鵑,屠畜切,伯勞也。 三候,反舌無聲。百舌鳥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陽獸也,得陰氣而解。 二候,蜩始鳴,蜩,音蜩,蟬也。 三候,半夏生,藥名也,陽極陰生。

六月

小暑:初候,溫風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織,此時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侯,鷹始摯。摯,言至.鷹感陰氣,乃生殺心,學習擊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為螢;離明之極,故幽類化為明類。 二候,土潤溽暑;溽,音辱,濕也。三候,大雨行時。

七月

立秋: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蟬小而青赤色者。

處暑:初候,鷹乃祭鳥;鷹,殺鳥。不敢先嘗,示報本也。 二候,天地始肅;清肅也,寨也。 三候,禾乃登。稷為五谷之長,首熟此時。

八月

白露:初候,鴻雁來;自北而南也。 一曰:大曰鴻,小曰雁。二候,玄鳥歸;燕去也。三候,群鳥養(yǎng)羞。羞,糧食也。養(yǎng)羞以備冬月。

秋分:初候,雷始收聲;雷于二月陽中發(fā)生,八月陰中收聲。 二候,蟄蟲坯戶;坯,昔培。坯戶,培益其穴中之戶竅而將蟄也。 三候,水始涸。國語曰: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間也。見者,旦見于東方也。辰角見九月本,天根見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九月

寒露:初候,鴻雁來賓。賓,客也。先至者為主,后至者為賓,蓋將盡之謂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飛者化潛,陽變陰也。 三候,菊有黃花。諸花皆不言,而此獨言之,以其華于陰而獨盛于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獸;孟秋鷹祭鳥,飛者形小而殺氣方萌,季秋豺祭獸,走者形大而殺氣乃盛也。二候, 草木黃落;陽氣去也。 三侯,蟄蟲咸俯。俯,蟄伏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凍;二候,地始凍;三侯,雉入大水為蜃。蜃,蚌屬。

小雪:初候,虹藏不見,季春陽勝陰,故虹見;孟冬陰勝陽,故藏而不見。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將;三侯, 閉塞而成冬。陽氣下藏地中,陰氣閉固而成冬。

十一月(冬月)

大雪:初候,鹖鴠不鳴,鹖鴠,音曷旦,夜鳴求旦之鳥,亦名寒號蟲,乃陰類而求陽者,茲得一陽之生,故不鳴矣。 二候,虎始交;虎本陰類。感一陽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馬藺葉似蒲而小,根可為刷。

冬至:初候,蚯蚓結;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 二候,麇角解;陰獸也。得陽氣而解。 三侯,水泉動,天一之陽生也。

十二月(臘月)

小寒:初候,雁北鄉(xiāng);一歲之氣,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鄉(xiāng)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蓋先行者其大,隨后者其小也。此說出晉·干寶,宋人述之以為的論。 二候,鵲始巢;鵲知氣至,故為來歲之巢。 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鳴也。雉火畜,感于陽而后有聲。

大寒:初候,雞乳,雞,水畜也,得陽氣而卵育,故云乳。二候,征鳥厲疾;征鳥,鷹隼之屬,殺氣盛極,故猛厲迅疾而善于擊也。三候,水澤腹堅。陽氣未達,東風未至,故水澤正結而堅。

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對農(nóng)事活動曾起過一定作用。雖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準確,其中還有不科學成份,但對于了解古代華北地區(qū)的氣候及其變遷,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由于當時確定物候的始見單位較小而氣候的實際及地區(qū)差別很大,所以很難廣泛應用。即使是現(xiàn)在,黃河流域物候現(xiàn)象已發(fā)生變化,其他地區(qū)的物候更是千差萬別,必須不斷發(fā)展物候學,制定新的自然歷,否則一味地機械照搬古書是行不通的。

 二十四節(jié)氣內(nèi)容

中國傳統(tǒng)歷法中,把地球公轉的軌道360°分成24個弧段,每15°為一個節(jié)氣,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節(jié)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至二暑連,秋處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其中,反映四季變化的節(jié)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jié)氣,俗稱“八節(jié)”;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又叫做“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署、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jié)氣。反映天氣現(xiàn)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jié)氣。反映物候現(xiàn)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jié)氣。

因此,北方的《節(jié)氣歌》為: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正割地,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嚴。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由引可見節(jié)氣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聯(lián)系之密切。“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nóng)時”,千百年來,這二十四節(jié)氣與悠悠的時光相伴,時刻關照著我們的生產(chǎn)與生活,我們的發(fā)展和繁衍。

 二十四節(jié)氣與二十四花信

花信,“花信風”的簡稱,猶言花期。信風,指可信的定期而來的風。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自白沙溯流而上,常待東北風,謂之信風。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鳥信,五月有麥信?!被ㄐ棚L:陳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范大成《元夕后連陰》詩:“誰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涼州》百面雷!”楊慎《詠梅九言》:“錯恨高樓三弄叫云笛,無奈二十四番花信催?!?/p>

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jié)氣。候,就是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jié)時令活動,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我們的古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天地萬物雖然各不相同,然而生老病死、盛衰枯榮、星移斗轉、陰陽消長,似乎有著相類的呼吸和脈動。古人逐漸發(fā)現(xiàn)植物的萌芽、發(fā)葉、開花、結果、葉黃、葉落,動物的蟄眠、復蘇、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冬去春來,從小寒到谷雨這八個節(jié)氣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法。

根據(jù)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說》云: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氣(八個氣節(jié)),一百二十日,每五日為一候,計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二十四番花信風,就是每個月有兩個節(jié)氣,每一個節(jié)氣,有三個候,每個候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個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種花綻蕾開放,即一月二氣六候花信風。 每一候花信風便是候花開放時期,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開,萬紫千紅,四處飄香,春滿大地。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開罷,花事已了。經(jīng)過 24 番花信風之后,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便來臨了。

為了準確形容,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nèi)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將其稱之為這一候的花信風:

小寒: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二十四花信風表

節(jié)氣

一候

二候

三候

小寒

梅花

山茶

水仙

大寒

瑞香

蘭花

山礬

立春

迎春

櫻桃

望春

雨水

菜花

杏花

李花

驚蟄

桃花

棠梨

薔薇

春分

海棠

梨花

木蘭

清明

桐花

麥花

柳花

谷雨

牡丹

酴糜

楝花

 二十四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的自然現(xiàn)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種現(xiàn)象來掌握農(nóng)時,安排農(nóng)事。這樣的事例很多,如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中總結出的有關植物物候的下列諺語:

桃花開,燕子來,準備谷種下田畈。

柳樹發(fā)芽暖洋洋,冷天不會有幾長。

荷花開,秧正栽;菊花黃,種麥忙。

桐子樹開花,霜雪不再落。

九盡楊花開,農(nóng)活一齊來。

柳絮亂攘攘,家家下稻秧。

梅子金黃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墜,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榮見豐收。

另外,古人還列有一年的“二十四番花信風”,與二十四節(jié)氣相若。梁元帝蕭繹的《纂要》中記載:“一月二番花信風,陰陽寒暖,冬隨其時。其花則:鵝兒、木蘭、李花、楊花、榿花、桐花、金櫻、黃荔、楝花、荷花、檳榔、蔓羅、菱花、木槿、桂花、蘆花、蘭花、蓼花、桃花、枇杷、梅花、水仙、山茶、瑞香?!?/p>

古人真是夠浪漫的了,把生活的每一個日子都詩意化了。靜心一想,日日鮮花相伴,時時花香氤氳,花語呢喃,天天紅紅翠翠花花,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文/微世推-李紅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微世推-李紅華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