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100條養(yǎng)生、養(yǎng)心秘笈,身體好,就是最大的成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5-24 13:04:40    作者:微世推-實習陳東旭    瀏覽次數(shù):191
導讀

- 回復“簽名”,送你詩詞君設計的專屬簽名哦 -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是我們的福氣,愛惜自己的身體,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對社會負責。很多東西,只有當我們快要失去的時候才倍感珍貴。感情如是,健康也如是。以


- 回復“簽名”,送你詩詞君設計的專屬簽名哦 -



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是我們的福氣,愛惜自己的身體,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對社會負責。


很多東西,只有當我們快要失去的時候才倍感珍貴。


感情如是,健康也如是。


以下是古人留下的100條經(jīng)典養(yǎng)生語錄,這些養(yǎng)生智慧不可小覷。健康,就從這些平常事開始。



1、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清·王世雄《隨息居飲食譜》


2、治身養(yǎng)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


——晉·葛洪《抱樸子》


3、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


——明·高濂《尊生八箋》


4、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素問·遺篇刺法論》


5、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


——明·胡文煥《養(yǎng)心要語》


6、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yǎng)于無疾之先。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7、涌泉二穴,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


——清·尤乘《壽世青編》


8、衣服厚薄,欲得隨時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時不可極厚。


——宋·蒲虔貫《養(yǎng)生要錄》


9、夜臥早起三月春,緩形無努志逆生。


——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10、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后。


——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11、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


——宋·蒲虔貫《養(yǎng)生要錄》


12、養(yǎng)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


——宋·蒲虔貫《養(yǎng)生要錄》


13、養(yǎng)生之道,莫先于飲食。


——清·劉承干《嘉業(yè)堂叢書》


14、養(yǎng)生者,心欲求寐愈難。


——清·曹廷棟《老老恒言》


15、養(yǎng)生以不傷為本。


——《仙經(jīng)》


16、養(yǎng)生貴養(yǎng)氣,養(yǎng)氣貴養(yǎng)心,養(yǎng)心貴寡欲。


——明·王文祿《醫(yī)先》


17、心要常操,身要常勞。


——明·呂坤《呻吟語》


18、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


——元·羅天益《衛(wèi)生寶鑒》


19、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素問·評熱病論》


20、邪與正相傷,欲與性相害,不可兩立。


——西漢·劉安等《淮南子》



21、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


——清·吳瑭《溫病條辨》


22、夏為蕃(草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


——元·邱處機《攝生消息論》


23、喜怒衰樂之發(fā)……可節(jié)而不可止也,節(jié)之而順,止之而亂。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


24、惜氣存精更養(yǎng)神,少思寡欲勿勞心。


——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25、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


——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26、五谷為養(yǎng),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


——明·萬全《養(yǎng)生四要》


27、臥欲側而曲膝,益氣力。


——宋·蒲虔貫《寶生要錄》


28、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經(jīng)》


29、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30、天者陽之宗,地者陰之屬。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


——東漢·華佗《中藏經(jīng)》



31、天地萬物之理,皆始于從容,而卒于急促。


——明·呂坤《呻吟語》


32、體欲常逸,食須常少。勞無至極,食無過飽。


——明·王蔡《修真秘要》


33、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


——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34、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yǎng)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


——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35、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36、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亂。


——戰(zhàn)國·韓非《韓非子》


37、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


——明·呂坤《呻吟語》


38、食欲少而數(shù),不欲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饑,饑中飽。


——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39、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40、食莫若無飽,思莫若勿致。


——春秋·管仲《管子》



41、食不語,寢不言。


——春秋·孔丘《論語》


42、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


——明·鄭宣《昨非庵日纂》


43、圣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


——西漢·劉安等《淮南子》


44、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fā)不易白。


——明·王文祿《醫(yī)先》


45、生身以養(yǎng)壽為先,養(yǎng)身以卻病為急。


——明·高濂《尊生八箋》


46、善養(yǎng)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47、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內,不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外。


——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48、善攝生者,先除欲念。


——明·陳繼儒《食色紳言》


49、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yǎng)。


——宋·陳直《養(yǎng)老奉親書》


50、若邪盛為害,則乘元氣未動,與之背城而一決,勿使后世生悔,此神而明之之術也。


——清·徐大椿《醫(yī)學源流論》



51、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


——明·高濂《尊生八箋》


5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


53、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yǎng)陽氣。


——晉·葛洪《抱樸子》


54、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yǎng)其身。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


55、人于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


56、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


——清·程杏軒《醫(yī)述》


57、人勤于體者,神不外馳,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可以攝精。


——清·梁章鉅《退庵隨筆》


58、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


——元·王珪《泰定養(yǎng)生主論》


59、人能執(zhí)天道生殺之理,法四時運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長年可保。


——宋·陳直《養(yǎng)老奉親書》


60、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yǎng),所忌最是怒。


——清·曹廷棟《老老恒言》



6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春秋·李耳《老子》


62、人但知過怒過哀足以害性,而不知過喜過樂亦足以傷生。


——清·梁章鉅《退庵隨筆》


63、琴醫(yī)心,花醫(yī)肝,香醫(yī)脾,石醫(yī)腎,泉醫(yī)肺,劍醫(yī)膽。


——清·朱錫綬《幽夢續(xù)影》

64、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明·胡文煥《養(yǎng)心要語》


65、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


——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66、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節(jié)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壅滯。


——宋·蒲虔貫《養(yǎng)生要錄》


67、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閼,可以養(yǎng)生。


——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68、老人血氣多滯,拜則肢體屈伸,氣血流暢,可終身無手足之疾。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69、老年肝血漸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應,每至急躁益甚,究無濟于事也。當以一耐字處之,百凡自然就理。


——清·曹慈生《養(yǎng)生隨筆》


70、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


——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71、勞極則精罷,思極則精離,飲食少則精減,房欲頻則精耗。


——明·王文祿《醫(yī)先》


72、君若欲壽,則順察天地之道。


——馬王堆漢墓帛醫(yī)書


73、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節(jié)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明·袁坤儀《攝生三要》


74、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


——明·陳繼儒《食色紳言》


75、精、氣、神,養(yǎng)生家謂之三寶。


——明·汪綺石《理虛元鑒》


76、戒暴怒以養(yǎng)其性,少思慈以養(yǎng)其神,省言語以養(yǎng)其氣,絕私念以養(yǎng)其心。


——明·胡文煥《續(xù)附·養(yǎng)生要訣》


77、節(jié)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


——明·胡文煥《續(xù)附·養(yǎng)生要訣》


78、患生于多欲,禍生于多貪。


——明·高濂《尊生八箋》


79、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體,其亦由是。


——宋·官修《圣濟總錄》


80、寒暖適體,勿侈華艷,可以延年。


——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81、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心,無使過之,傷其正之。


——《素問·五常政大論》


8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道。


——春秋·李耳《老子》


83、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


——清·曹廷棟《老老恒言》


84、服餌不備五味四氣而偏食之,久則臟腑偏傾,而生其病矣。


——元·劉完素《素問玄機病原式》


85、夫人夜臥,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數(shù)遍,名曰干沐浴。


——宋·蒲虔貫《寶生要錄》


86、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


——西漢·劉安等《淮南子》


87、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


——《黃帝內經(jīng)》


88、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縱口,當念病從口入,惕然自省。


——明·萬全《養(yǎng)生四要》


89、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損性傷神。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90、凡食物不能廢咸,但少加使淡,淡則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清·曹廷棟《老老恒言》



91、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


——宋·蒲虔貫《養(yǎng)生要錄》


92、發(fā),血之窮也,千過梳發(fā),發(fā)不白。


——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93、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


——明·陳繼儒《養(yǎng)生膚語》


94、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


——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95、讀書悅心,山林逸興,可以延年。


——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96、斗一斗,瘦一瘦;讓一讓,胖一胖。


——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97、冬三月,天地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以待日光。


——元·邱處機《攝生消息論》


98、冬不宜極溫,夏不宜窮涼。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99、調理脾胃為醫(yī)中之王道,節(jié)飲食乃卻病之良方。


——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


100、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問·移精變氣》



健康等于1,只有擁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創(chuàng)造財富,去享受生活,而這些都是1后面的那些0。


只要有1在,后面就有加上無限個零的可能,就像財富在不斷增值一樣。


而如果這個1沒有了,所有的一切就都歸零了,什么都沒有了。


100條養(yǎng)生秘笈,值得收藏,細細品味。請牢牢記?。荷眢w好,是最強大的幸福。



詩詞君為你推薦


且敬往事一杯酒,愿無歲月可回頭

多少年過去了,這些歌曲經(jīng)典依舊!

唯美音樂《山野幽居》,如臨仙境,讓人陶醉

【考考你】中國“敬詞”大全,你知道多少?

詩詞丨月染霜華,轉眼青絲成白發(fā)

后臺對話框回復“早安”,詩詞君有話和你說

 
(文/微世推-實習陳東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微世推-實習陳東旭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