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樓市關鍵詞:分化,分化
如何用一個詞評價當下的樓市呢?可能是:分化。
2017年,北上廣深樓市齊齊啞火,而三四線樓市熱火朝天。2017年,北京3·17調控之后,北京多地區(qū)房價下跌,學區(qū)房大跌30%左右。買了北京學區(qū)房的苦逼群眾在山頂站崗。
更有急賣者發(fā)朋友圈:北京房價降啦~真的降價啦~這房子降了100萬!金融街的房子,217.5平米,學區(qū)房、商業(yè)房,報價4600萬,低價4500萬。圍觀群眾嗤之以鼻,哼,哥是缺那100萬的人嗎,哥缺的是4500萬。
連續(xù)多個月出現在全國房價上漲最快的名單中,是一個三四線小城市,是一個很多人沒聽過甚至不知道怎么讀的——蚌埠連續(xù)多個月出現在全國房價上漲最快的名單中。網友戲稱:房價還“蹦不”?“蹦!”
有人這樣形容2017年的房價,一線吃了退燒藥,二三線喂了轉基因,四五六線注射生長激素。
更多人,依然陷進認知漩渦,這房價到底是漲是跌呢?怎么有的說漲,有的說跌,到底該聽誰的?
中國經濟之謎
房價只是困惑的一方面。更困惑的還有經濟。總聽到情報站底下有不少粉絲留言,說經濟低迷,工資不漲,物價飛漲。中國經濟真的這么差勁嗎?
我去年參加格隆匯北京站,劉煜輝博士分享了這樣一個觀點。他說,中國經濟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要是看的數據,你看到的就是一張老年人的心電圖,起伏越來越低,直到最后變成一條平行線。
但是這就是中國經濟的全部了嗎?如果你把中國經濟分拆,你就會發(fā)現別有洞天。
上圖紅色的線,代表電子產品、計算機、通訊產品,這些產業(yè),有15%的增長速度。這是一顆青年小伙子的心臟。但是藍色的線,代表重化工、礦業(yè),這些是負增長。把新舊產業(yè)結合在一起,就是增長6%的老年輕的心電圖。
再看中國的消費,中國的消費,合起來只有10%的平行線,看起來也是沒有生機。但是你要是把線上線下區(qū)分來看。線上的消費,增長在35%。線下只有5-6%的增速。
表面上,是一條平行線,其實結構別有洞天。
劉煜輝博士說,中國的經濟是一幅分裂的畫卷,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只盯著舊的,誰都無解
我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鉆牛角尖,陷入思維缺陷。處于日新月異的大時代下,千萬不要閉眼不見、不聽,只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陳勁松在中城聯盟論壇上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
如何去對比城市之間活力的差異呢?比如,從宏觀經濟指標看,深圳比珠海和惠州差遠了,可為什么在珠海和惠州投資的不行,在深圳就行呢?所有的公開指標和數據統(tǒng)統(tǒng)說不清楚。
最后大家展示了一個民間指數,叫作“電線桿指數”,就是看城市的電線桿到底干不干凈?如果特別干凈,那個地方不能去,如果上面貼著老中醫(yī)、看性病、招聘……相關部門怎么清理也清不干凈的地方可以去。因為這是一個在大街上誰都能感受到的指標,而且這個指標非常具象地反映這個城市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和活力。從這個指標來看,深圳就遠遠領先了珠海和惠州。
這個指標啟發(fā)我們行業(yè),當時代大轉換的時候,舊指標不管用,新的指標怎么辦?
只盯著舊的,誰都無解。
什么樣的新產業(yè),才能代表中國的未來?
目前,中國經濟處于增速換擋的關鍵時刻,今年兩會,我們沒有提M2,倒是提到了“房住不炒”和房地產稅。
同時,兩會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房地產界兩會同比去年減少近一半。半數大名鼎鼎的地產大佬們悄然離席,而姚勁波、丁磊、周鴻祎、張近東等互聯網大佬們強勢入圍。
小午在《定了!從本次大會透露信息,看今年樓市風向!》這篇文章里也提過,名單的更替,實際代表的是新舊產業(yè)的更替。
我們看一下全國經濟情況。
農業(yè)、制造業(yè)都是我們的支柱產業(yè)。這些就不必說了。占到GDP的40%左右。
以房地產大佬們?yōu)榇淼氖墙ㄖI(yè)和房地產業(yè)。建筑業(yè)去年產值是55689億元,房地產業(yè)53851億元,兩項占比占到GDP的13%。如果算上對上下游50多個產業(yè)鏈都算上,估計占GDP的20%左右。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說,房地產是支柱型產業(yè),經濟不要的時候,要靠房地產來拉動經濟。
可以說在過去30年,房地產和建筑業(yè)確實是拉動經濟的一個非常強大的動力。但2017年,房地產增長在5.6%,建筑業(yè)在4.3%,實在是不怎么亮眼。依靠基建拉動經濟的投資邊際效用遞減,實在是無法支撐未來經濟的高速發(fā)展。
再看姚勁波、丁磊、周鴻祎、張近東等互聯網大佬們代表的互聯網行業(y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è),雖然產值沒有房地產+建筑業(yè)高,但增速是26%,遠遠把其他行業(yè)甩在身后。
這才是未來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這才是代表未來中國的產業(yè)!
未來5年,是下注中國最好的機會
有人說,你扯這些沒用的,跟我有一毛錢關系?我工資能長嗎?我收入能提高嗎?
其實,國運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你投資房子,也不可能再實現過去30年那樣的暴漲,但是你可以找到新興產業(yè)的機會,找到未來行業(yè)的風口。伴隨著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è)的高速增長,你完全可以享受到更多紅利!
新經濟的增長點,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就如同左暉所說,這個時代的中國,也許就是那些送盒飯、送快遞的企業(yè)才是真正偉大的企業(yè)。因為快遞小哥、洗剪吹小哥、淘寶店小二、小吃攤攤主,就是目前這一代創(chuàng)業(yè)者的群像。
不信你看,順豐老板是做快遞出身的,京東的劉強東是買光碟的,張近東靠在南京寧海路租小門面賣電器;最近兩年,比較有名的喜茶,也是一個浙江臺州賣茶的小老板一點點做起來,目前已經開到了1200家店……
低成本的交流和支付方式,將啟動一個新的消費升級時代。
中國經濟長期是什么決定的?是房地產?是基建?是舉債?是金融嗎?這些措施,是短期的捷徑,而并非長久之策。中國經濟,一定是靠奮斗、靠努力拼搏而來。如果你看好中國,請在未來5-10年,努力奮斗,下注中國的新經濟,下注中國的實體經濟!
未來5年,一定是下注中國最好的時期,但不包括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