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凌晨4點,在廣州市增城區(qū)務工的劉為華起了個大早。春運第一天,他要騎摩托車趕回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家。行至廣西賀州市時,劉為華把摩托車開進了路邊的“愛心驛站”?!坝掷в掷溆掷郏瑢嵲谑菗尾蛔×?。”劉為華說。
劉為華剛停好車,兩名志愿者就把一碗冒著熱氣的姜湯端到他的面前。劉為華有些遲疑,志愿者笑著說:“免費的?!?/p>
一旁的另外兩名志愿者拿著工具來到劉為華的摩托車旁,把他摩托車的剎車、氣壓、轉向燈等都仔細檢查了一遍。“車沒問題,路上一定要小心。”休息了半個多小時,恢復了精神的劉為華滿面笑容地擺了一個“耶”的手勢,騎著摩托車駛出了“愛心驛站”。
劉為華只是摩托大軍中的普通一員,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廣西梧州、賀州各個“愛心驛站”上演。梧州、賀州地處桂粵湘三?。▍^(qū))接合部,每年春運都有數(shù)以萬計的摩托車大軍經過這里往返于桂粵湘甚至云貴川。賀州市交警部門聯(lián)合當?shù)毓?、衛(wèi)計委等有關部門和愛心企業(yè)、志愿者,設置了5個“愛心驛站”,免費為返鄉(xiāng)群眾提供取暖烤衣、熱飲熱食、車輛檢修、安全提示、親情熱線、醫(yī)療救助等服務,溫暖返鄉(xiāng)摩騎大軍。
《 》( 2018年02月10日 06 版) (責編:王仁宏、曹昆)
我國植被生態(tài)質量呈改善趨勢 由國家氣象中心等單位編制的《2017年全國生態(tài)氣象公報》發(fā)布。結果顯示:從2000年到2017年,三江源地區(qū)、北京密云水庫、雄安新區(qū)、呼倫湖區(qū)域、額濟納綠洲、貴州和廣西石漠化區(qū)、柴達木盆地、扎龍濕地等都出現(xiàn)了植被恢復、水體面積擴大等生態(tài)質量改善趨勢,生態(tài)保護建設成效顯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