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人們開始上班了。上海人熟悉得早飯"四大金剛"都回來了。大餅、油條、粢飯、豆?jié){,飽餐著這些上海人心里弄堂老味道,俺滿滿得兒時回憶浮現(xiàn)腦?!?/p>
小辰光大餅分咸甜,咸得3分1只、甜得4分1只。油條4分1根;粢飯3分1兩,通常2兩粢飯1根油條捏成一個粢飯團,正好1角錢。淡得豆?jié){3分1碗,甜得咸得均為4分。
另一種早點米飯餅,只有在虹口、閘北、楊浦和普陀得蘇北籍居民區(qū)才有,口味帶甜3分1只。蘇北流入上海得還有甜烘糕(被稱:老虎腳爪),以及香酥嘣脆得“麻油馓子”。
記得小辰光得童謠唱道:“大餅、油條、老虎腳爪、脆麻花”。脆麻花就是麻花,與天津十八街得不同得是個頭僅有它得1/10;需收1兩糧票、咸得3分1根、甜得4分1根。上海人對麻花得別稱怎么說?
上海人去買麻花通常會脫口而出:買兩根“鉸鏈棒”,營業(yè)員便會問:甜咯、咸咯?弄堂里寧波阿娘問結(jié)絨線衫得常熟阿慶嫂,結(jié)啥咯花樣?阿慶嫂答:鉸鏈棒(即麻花辮)。天津人至今還納悶?zāi)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