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26日全新陣容的“中國馬術奧運之隊”正式成立,標志著2020年東京馬術備戰(zhàn)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回顧過去,從馬術比賽第一次出現在(現代)上開始,馬術與奧運“結緣”。關于這段“情緣”,你了解多少?
賽馬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早在《荷馬史詩》中就有戰(zhàn)車競跑場景的描寫。隨后,在公元前680年第25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出現了“最早”的馬術比賽項目:“四駕戰(zhàn)車競技”和“二駕戰(zhàn)車競技”。經過幾十年的變革之后,比賽才變?yōu)椤膀T手駕馭”的形式

據考證,公元前396年第九十六屆古代“四駕戰(zhàn)車賽”冠軍的是來自斯巴達王國的公主,名為茜尼斯卡。她女扮男裝上陣,成為馬術比賽首位女冠軍。
十八世紀開始,現代馬術運動慢慢普及于整個歐洲大陸。隨后,很多英國殖民地也開始開展賽馬運動。到了十八世紀末,馬術運動成為一項獨立的體育運動項目。
馬術比賽項目第一次進入(現代)的兩種說法:
1900年
巴黎第二屆

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行首屆現代時就有人提出將馬術列為比賽項目,但是由于組織工作難度較大和主辦國希臘對該項目缺乏興趣而未果。后來在巴黎1900年第二屆上,馬術比賽首次進入。
1912年
瑞典斯德哥爾摩第五屆
1900年的第二屆巴黎的馬術比賽名為“巴黎賽馬大獎賽“,只設置了障礙賽,而且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才載入了官方記錄。因此,也有人認為馬術項目第一次是在1912年的瑞典斯德哥爾摩第五屆上出現的。
在1906年國際雅典會議上,瑞士伯爵馮羅森提議,將馬術納入1908年倫敦的比賽項目。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接受了這一建議,委托他起草比賽方案。

1907年,國際通過這一草案。然而,奧運主辦國由于組織上的困難而不能舉辦馬術比賽。直到1912年,馮羅森回鄉(xiāng)盡心籌劃準備馬術比賽項目,才使其順利進行。
這屆奧運增加了賽馬、軍官式騎術(分為個人和團體)以及盛裝舞步個人騎術項目。
女騎手首次參加馬術比賽:
1952年
芬蘭赫爾辛基第十五屆

從1952年起,才允許女騎手參加馬術比賽,馬術也成為中唯一一個男女同場競技的比賽項目。
在馬術盛裝舞步個人賽中,丹麥騎手里絲·哈爾特以優(yōu)異表現奪得銀牌。她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留有殘疾,而且還有孕在身,因此人們稱她為“無冕之王”。
奧運史上唯一分在兩個洲舉辦的:
1956年
澳大利亞墨爾本第十六屆

澳大利亞的法律規(guī)定,牲口入境后,必須經過六個月的隔離檢疫。漫長的隔離檢疫時間中斷了騎手們的訓練,從而影響到比賽進程。即便如此,國際也并沒有將馬術比賽項目取消,而將其“搬到”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
由此,1956年的第十六屆成為了奧運史上唯一一次分在兩個洲舉辦的。
如今,馬術三項賽由三部分構成:盛裝舞步、耐力賽和場地障礙賽。
2008年中國馬術首次亮相:
2008年
第二十九屆北京
2005年7月,國際決定,2008年第29屆北京馬術比賽于2008年8月9日~20日在中國香港舉行。這是中國馬術代表隊第一次參加。



2016年
第三十一屆里約
2016年里約,中國馬術三項賽騎手華天以其精彩的表現,讓馬術從的傳統(tǒng)大項中突圍而出,為大眾所關注。

馬術與的“情緣”未完待續(xù),期待承載幾代馬術人夢想的“中國馬術奧運之隊”,在2020年東京中取得佳績,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中國騎士馳騁奧運賽場。
(馬術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