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動態(tài)資訊 » 正文

構建新型師生關系_創(chuàng)新人才培育模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2-01-13 15:49:42    作者:尚卿桐    瀏覽次數(shù):182
導讀

“6600萬年前,恐龍從這個星球上消失了。要揭開恐龍滅絕得原因,還要從地球科學講起——如果將地層比作是一本‘天書’,那么其中蘊含得化石則是書中得‘文字’。這就是我們開設這門通識課得價值?!敝锌圃涸菏?、南京

“6600萬年前,恐龍從這個星球上消失了。要揭開恐龍滅絕得原因,還要從地球科學講起——如果將地層比作是一本‘天書’,那么其中蘊含得化石則是書中得‘文字’。這就是我們開設這門通識課得價值?!敝锌圃涸菏?、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沈樹忠一開口,就吸引了在座得100多名新生。

這里是南京大學為大一新生開設得“科學之光”項目課程。沈樹忠教授通俗得語言、幽默得比喻,展示得精美支持和視頻,還有自己從事科研數(shù)十年來得親身經(jīng)歷,一下子拉近了學生們與科學得距離,課堂氣氛積極而踴躍。

“從上年年秋季學期開始,南京大學啟動‘科學之光’項目,共有8位院士,以及29位長江學者、China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參與授課?!蹦暇┐髮W胡金波介紹,課程引領大一新生遇見大師,感受科學價值、發(fā)掘科學興趣、培養(yǎng)科學精神、提高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創(chuàng)新人才培育模式得生動實踐。

王牌可以得基本不錯院士給非本可以得大一新生上課,是不是“資源浪費”?“正相反,通識課涉及跨學科知識,既可以使大一新生拓展知識面、認識和了解科學,適應從高中生課程學習到大學生可以學習得轉變,也能讓年輕學生與科學家‘親密接觸’,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研究得興趣和熱情?!鄙驑渲艺f。

地球科學是什么樣得學科、生命如何演化?“金釘子”是咋回事?這些問題得探索和研究,讓俄語可以大一學生梅思婕感覺推開了新世界得大門。

“沈院士講到恐龍得故事時說,‘科學得發(fā)現(xiàn)是不分學科和國界得,都是留給有準備得人得’,給我很大得啟迪?!泵匪兼颊f,在大一剛入學時就能接觸院士、長江學者這樣得“大先生”感覺很幸運,在有趣生動得課堂上不僅學習可以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更能面對面領略到他們堅持不懈、奮斗向上得精神,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新型師生關系得構建、人才培育模式得創(chuàng)新,也延伸到課堂之外。

從教二十余年得長江學者、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陳鵬飛,在平時與學生們“亦師亦友”——除了鉆研課題、探討學術之外,也交流分享職業(yè)道路和人生選擇得經(jīng)驗?!袄蠋煟朕D可以怎么辦?”“下一步是求職還是深造?”“干一行愛一行,還是愛一行干一行?”面對學生們因身份轉變而感到得迷茫,他常用自己得人生經(jīng)歷來勸導大家。

“我本科讀得是力學可以,但對超導物理這一前沿學科很好奇,就去考物理可以研究生。因分數(shù)原因被調劑到近代物理可以,其間聽了天體物理得一個講座并產生濃厚興趣,就到南大天文系讀博士。但3個階段得畢業(yè)論文都被評上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這是陳鵬飛經(jīng)常舉得例子,勉勵大家“既不要怕試錯,直到找到愿意奉獻一生得學科領域;但也要認真對待人生每一步,它們都是達成目標得基礎?!?/p>

在大一期間上過陳鵬飛公選課得外系學生小張,被新鮮有趣得天文研究吸引,表示要轉可以。“很感謝陳老師像朋友一般得分析和勸導,他讓我多調研多了解,說天文學不是只有美麗得支持和浪漫得視頻,更多是枯燥得數(shù)理分析和一坐十年得冷板凳。”小張回憶說,自己上了可以課、補修了學分,在充分認識和了解這個可以以后確定了真正興趣所在,才通過考試和面試轉可以成功,大學畢業(yè)后還將在天文領域繼續(xù)深造。

“對于教師來說,要考慮將學科可以發(fā)展與學生興趣特長結合起來;對于學生來說,要鼓勵他們將個人幸福奮斗與China發(fā)展需求結合起來?!标慁i飛說,知識得傳授、人格得塑造和生涯規(guī)劃都是人才培養(yǎng)得核心,而教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得影響力。他也會通過自己得海外經(jīng)歷來言傳身教,培養(yǎng)學生們科學報國得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南京大學,這樣得故事還有很多。一大批致力于塑造學生品格與品行得“大先生好朋友”,正在用科學得方法鼓勵引導,用寬廣得胸懷關心呵護,幫助學生找到正確得前進方向、明白為人處世得道理,成就人生、回報社會……

:本報感謝 何 聰 姚雪青

 
(文/尚卿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尚卿桐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