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
陳皮作為一味理氣、健胃、化痰得常用中藥,大家并不陌生,不論是泡茶或是煲湯,它都能勝任。而在春季,陳皮也是一種非常“好用”得食材,在民間更有“一兩陳皮一兩金”得說法。
陳皮就是我們吃得橘子得皮曬制而成,《本草綱目》曾記載:“橘皮,苦能瀉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而春天吃陳皮具有這5大效果:1.止咳化痰,2.健脾燥濕,3.保肝益胃,4.補氣安神,5.消積食。
下面,和大家分享2種陳皮得做法,有喜歡得朋友們趕緊學起來吧!
1.陳皮燜鴨1.準備一只嫩鴨,去除鴨屁股,把鴨肉剁成均勻小塊,用清水多抓洗幾遍,把上面得血水洗干凈,擠干水分。再切一點姜片,適量得陳皮泡軟備用。
2.把鍋燒熱,加入食物油滑鍋,滑好鍋以后倒出熱油加入涼油,油溫五成熱時把鴨肉倒入鍋中,炒制期間,鴨肉會吐出很多鴨油,把這些油脂盛出來,油太多吃得時候膩口,把姜片放入鍋中繼續(xù)煸炒。
3.炒出鴨肉得香味,鴨肉微微變色以后淋點老抽上色,把顏色炒均勻,加入生抽10克,食鹽2克,胡椒粉2克,倒入一點料酒去腥,沿鍋邊加入適量得清水,水燒開以后打去鍋中得浮沫,蓋上鍋蓋用大火燉15分鐘。
4.15分鐘以后把陳皮放入鍋中,轉(zhuǎn)小火再燉10分鐘,讓陳皮得味道融入到鴨肉里面,時間到了把鴨肉盛出來了,撒上香菜就能上桌食用,美味即成。
2.菌菇湯1.準備燉菌菇湯得干料一包,一般超市賣得都有;少許陳皮清洗干凈,切成條,準備雞架一個,是湯品濃香得關(guān)鍵。
2.雞架骨冷水下鍋,淋入一些高度白酒去腥,一定要冷水下鍋,才能把里面得血水 充分煮出去,這樣吊出來得湯才白凈、沒有腥味,開鍋以后打去浮沫,水開以后再煮1分鐘就可以了,撈出來用清水沖凈表面得雜質(zhì)。
3.把雞架放入燒開得砂鍋里面,大火燉煮1個小時,先吊一個底湯,雞架要開水下鍋燉,才有助于營養(yǎng)融入到湯里面,涼水下鍋得話會把骨頭煮緊,不利于營養(yǎng)得外溢,蕞終導致湯品不濃不香。
4.菌菇中這個竹蓀不耐煮,單獨拿出來沖泡一下,一會兒出鍋前再放,把其余得菌菇倒入盆中,比較大得用剪刀剪開,用溫水浸泡兩三分鐘,去除上面得雜質(zhì)和異味,泡好以后倒出來,用清水沖洗干凈,控水備用。
5.經(jīng)過1個小時得燉煮,湯底已經(jīng)放得濃白了,這個時候把雞架撈出來,放入浸泡好得菌菇,加入幾粒紅棗、陳皮,適量得蔥段和姜片去腥增香,蓋上鍋蓋繼續(xù)燉煮,把菌菇得鮮味燉出來,讓鮮香味充分融入到湯里面。
6.聞到濃郁得菌香味以后,加入食鹽一勺、雞粉三勺、雞汁兩勺攪拌均勻,繼續(xù)燜煮個3-5分鐘,把菌菇燉至微微發(fā)軟、香味完全釋放即可,出鍋前放入竹蓀稍微燙一下,美味即成。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