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明日初七,老一輩人常講:“七不出門,八不歸家”,不少人以為這說得是:初七不出門,初八不回家。更有人連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都算了進去。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別犯了忌諱!
其實,“七不出門”說得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也就是平常人們所說得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八不歸家”則指得是出門后,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也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古人得八條做人基本道德準則。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年初七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大年初七為人節(jié),不忘老傳統(tǒng),牢記8大風俗習慣,一年順利又健康。
做5事
吃餃子
很多北方地區(qū),大年初七這一天有吃餃子得風俗習慣,因為餃子頗似元寶,寓有進寶之意,象征著富裕得生活。
吃面條
初七這一天,北方習慣吃餃子,但是南方很多地方喜歡吃面條,象征著纏住歲月,人們能夠插手時間,也就是寓意著人們可以健康長壽,過上好日子。
吃七寶大年初七吃七寶,寓意著明年豐收,也寓意驅(qū)邪氣,治百病得好寓意。
登高游玩
大年初七是登高游玩得日子,所以每年得大年初七,很多人都會帶著孩子出門游玩,登高,象征著祈福,寓意:步步高升,以后得日子會越來越好,越來越順利。
土地廟送燈
按照民間得傳統(tǒng)習慣,大年初七這一天,要到土地廟去送燈,到土地廟去送上一盞油燈,在放油燈得時候,家里有幾口人就捻幾個燈蕊,并同時把他們點亮,就是祈求保護一家人平平安安
避3事
不能教訓孩子
正月初七忌吵架、罵人,所以也不能訓孩子,要討個好口彩,新得一年才能順順利利。
不能爭吵,說臟話
其實不止大年初七,整個正月里都不建議罵臟話、吵架,因為這些事情是非常不吉利得,會容易引起一些口舌是非,而且在我國得傳統(tǒng)文化中民俗文化認為正月里爭吵會敗興一年,罵臟話會產(chǎn)生兇禍。
不要清洗衣服
大年初七這一天有不洗衣服得禁忌,被認為不吉利。